陽明實驗山屋《陽明奈奈YANG MING NIGHT NIGHT》開展中:從光污議題出發,打開山林的夜間視角
杰克森的棺材
陽明實驗山屋第二檔展覽「陽明奈奈 YANG MING NIGHT NIGHT」即日起開展,引領民衆窺探夜間自然的草山陽明。 圖/沈佩臻攝影
東部跨年熱度退? 訂房不如預期
萌妃当道:殿下,别乱撩 半枝雪
走上陽明實驗山屋二樓,燈光微暗,瞬間掉入夜裡。
第二檔展覽「陽明奈奈 YANG MING NIGHT NIGHT」正式開展,以鍾愛夜空的畫家梵谷作爲展間起始點,一幅繪製於1889年的作品《隆河上的星夜》,帶出自古以來無垠星空與人類之間盤根錯節的緊密關係,自此劃分出五大區域,細細探索暗空保育觀念、視聽覺上踏查夜行動植物生態、窺看平常見不到的動物專用地底涵洞走廊等,以生動豐富的策展路徑,邀請人們一一碰觸深夜陽明山林的科普知識。
「瞻望・夜空」區域,透過一卷來自2018年、留給2218年的紀實影片,一羣天文愛好者訴說當年夜晚所見星空,並預言光害所帶來的影響。 圖/格式設計展策提供、汪德範攝影
格式設計展策總監、 策展人王耀邦(格子)提到,很多人覺得「文明」有「明」這個字,就代表光亮是朝向文明的歷程,但是這次在「揭開・夜幕」展區的兩本書裡,其實在談「夜」是什麼、光與文明之間又是什麼關係,倡議「我們對光的追求,反而丟失了一些文化」,也是這一次《陽明奈奈YANG MING NIGHT NIGHT》希望傳遞給大家的事。此外,展覽擺放出來的標本與照片,常是陽明山夜幕低垂時悄悄出沒的物種,例如天花板上的「大綠目天蠶蛾」就是二子坪當季可以看得見的昆蟲。
策展團隊攜手O.OO設計師Pip及山系攝影師陳敏佳,以電影式海報風格打造全新視覺。 圖/格式設計展策提供
落水感染食脑变形虫 美18岁少女不治
從「揭開・夜幕」開始,經過「凝視・夜徑」、「聆聽・夜鳴」、「窺探・地底」,一直到「瞻望・夜空」一部2018年於美國大峽谷國家公園拍攝的星光派對(Grand Canyon Star Party)影片作結語,將龐大資訊量收斂爲厚實精準的觀展順序,小小空間裡不僅止於訴求生態,更希望貫徹翻新原廢棄小觀音房舍的初衷,從設計、策展概念好好切入與伸展對於山與國家公園的想像。
第二檔微型展以「夜的陽明」切入主題,展開大衆閱讀草山之徑的時間維度,探討在燈火通明的時代造成的光污染議題,並結合陽管處近期着手推廣之暗空保育觀念,提供了關於夜的知性與樂趣。 圖/格式設計展策提供、汪德範攝影
OPENING Night|揭開・夜幕
自地球形成之初,萬物皆依循着太陽與月亮的日夜光暗變化,調節着各自的生命進程與節奏。人造光的發明逐漸打破生態的晝夜節律及行爲模式,光的污染影響着人類健康、生態平衡、夜空觀星等問題。
所幸世界上已有一羣人開始嘗試暗空保育,國家公園的成立除了提供民衆休憩體驗自然,亦秉持着保育的使命,爲野生動物保留一隅暗空綠洲,陽明實驗山屋這次以夜爲題,在夜空下打開新的感知,引領更多人一起擁抱黑暗。
「揭開・夜幕」展區從畫家梵谷作品爲起點,帶出光污染議題,探索暗空保育觀念。 圖/格式設計展策提供、汪德範攝影
STARING Night|凝視・夜徑
伊东豊雄台首座住宅作品 在台中实现梦想
帶着一隻放大鏡,對周遭細微事物的凝神注視,如夜裡的蛾展翅時的斑斕色彩、潛藏在樹枝間竹節蟲的修長輪廓、各式昆蟲絢麗纖巧的翅膀或是圓鼓鼓的身軀,甚至是蛇複雜而美麗鱗片、青蛙跳躍時的骨骼姿態,觀乎一切暗夜風景。
「搶藥潮」現端倪 藥師公會啟動監測
展覽呈現包含微距昆蟲攝影、陽明夜間昆蟲標本、蛇與青蛙爬蟲標本等,觀照方寸之間的紋路、色澤與結構,重新投以全新的凝望,就能看見生物的微觀之美,覺察自然萬物的深度魅力。
都市全 小說
「凝視・夜徑」展區展示多項昆蟲標本,全是陽明山能夠看得到的昆蟲,且常是夜幕低垂時才悄悄出現。 圖/沈佩臻攝影
HEARING Night|聆聽・夜鳴
夜晚的聽覺總是靈敏,在萬籟俱寂的山徑間,更能清晰地聽見許多細微的生命。陽明山國家公園於2020年獲得「國際寧靜公園」(Quiet Parks International,QPI)組織認證,成爲世界第一座都會寧靜公園。展覽內設有 DJ Y.M. Frog 陽明山16大發燒唱片精選試聽,結合DJ設備,享受臺北樹蛙、腹斑蛙、中國樹蟾等數十種的池畔蛙鳴,用雙耳去感受無光的黑夜,讓自己更深地融入環境中。
「聆聽・夜鳴」展區內設有 DJ Y.M. Frog 陽明山16大發燒唱片精選試聽,結合DJ設備,集結數十種池畔蛙鳴。 圖/格式設計展策提供、汪德範攝影
在「聆聽・夜鳴」中透過聽覺感受無光的黑夜,更深刻地融入環境裡。 圖/格式設計展策提供、趙崇英攝影
繼承裘德洛外貌 16歲正妹女兒拍雜誌
PEEKING Night|窺探・地底
在實驗山屋旁不到1公里的百拉卡公路地底下,隱藏着3座微型動物穿越的生態廊道,肩負着減少動物路殺(Roadkill)事件的重責大任。平均每年有1,000多隻野生動物在陽明山公路上遭車輛撞擊致死,陽管處於民國84年起,經過十年的收集、記錄、統計、研究,發展出全臺首創「動物穿越道路涵洞」的計劃。藉由插畫家李翰重新繪製的生態廊道,以及廊道里的紅外線自動相機,偷偷窺探那些平常遇不着的夜行性動物。
助造車用晶片 上海3招攻「芯」計
「窺探・地底」展區藉由插畫家李翰重新繪製生態廊道,並播放着廊道里的紅外線自動相機,看見平常遇不着的夜行性動物。 圖/沈佩臻攝影
《传产》四大建商砸57.6亿元 插旗桃竹
GAZING Night|瞻望・夜空
一卷留給2218年的紀實影片,來自2018年美國大峽谷國家公園,熱愛天文的人向百年後的人訴說當下所見,而他們預言若光害繼續產生,100年後的人就看不到今日的夜空。
人類史上總不乏對宇宙的想像,在地球與銀河間的星團、星座、星雲,無一不讓我們見證到永恆之美,在蒼穹浩瀚的夜空下,思索自然奧秘的體驗讓人爲之心醉。從美國大峽谷國家公園授權的星空紀實影片中,看見人與星空的連結、宇宙的智慧。陽明山屬於臺北市光害最小的區域,在百拉卡公路、大屯鞍部停車場等,皆能進行星野攝影、裸眼賞星、領略四季特殊星象,帶着觀星基本配備,不用上高山就能體驗黑暗的幽邃。
14岁恋爱
「瞻望・夜空」與「凝視・夜徑」展區。 圖/格式設計展策提供、汪德範攝影
火山咖啡|奈奈的眼淚、奈奈鍋煮奶茶
IDC:AI将成科技业发展转捩点
爲山行者帶來暖意的山屋一樓火山咖啡 VOLCANICAFÉ,以火山羣地質特色出發,運用視覺意象描摹與產品風味想像,讓陽明山的在地風味瞬間立體化。原三款咖啡風味「霧氣」、「熔岩」、「火山礫」靈感取自鄰近景點小油坑的火山作用,萃取火山地貌顏色、溫度、聲響、氣味,轉化爲咖啡的豐富層次口感,近期配合展覽,推出新品項「奈奈的眼淚」與「奈奈鍋煮奶茶」。
山屋一樓火山咖啡VOLCANICAFÉ除了三款以小油坑火山作用爲靈感多咖啡之外,再推出「奈奈鍋煮奶茶」等兩款新品。 圖/格式設計展策提供、汪德範攝影
陽明實驗山屋《陽明奈奈YANG MING NIGHT NIGHT》主視覺。 圖/格式設計展策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