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老地名-地質宮廣場丨衚衕長春
長春老地名-地質宮廣場
綠芽酒藏攜手日本豊島屋 推動台日大學生日本酒新體驗
作者:李春昌
總裁,我們不熟 小云雲
国泰君安将换帅:贺青赴上海国资委,王松暂代董事长
地質宮廣場,是以地質宮命名的廣場,始於1954年地質宮建成之後,終於1996年更名爲文化廣場。
藥結同心 希行
地質宮是長春的一座著名建築,地質宮前後大片土地爲清末長春城西南的杏花村所在,還是僞滿時期的“宮廷營造用地”遺址。
【上世紀七〇年代的地質宮,資料圖片。↑】
僞滿洲國成立初期,對僞國都建設提出不同的方案,其中討論的核心是僞執政府的選址。在多個方案的反覆比較之後,最終決定將“執政府”落在城市中心的杏花村。
1938年9月,在杏花村舉行了“新宮廷營造動工儀式”, 僞滿新宮廷用地總面積爲54萬平方米,南北長約1200米,東西寬約450米,以順天大街(今新民大街)向北延長線爲中軸線,南對興仁大路(今解放大路),東西兩側以東西萬壽街(今東西民主大街)環繞,爲前方後圓形狀,正殿南部爲順天廣場,中部是正殿內廷,北部爲宮苑。到1943年,正殿工程只完成地基骨架部分就草草收場了。
俄军突然反攻,25个师摧枯拉朽,乌克兰已无力守住战线
我是大仙尊
【1935年“新京”街路地圖,順天廣場。圖源《長春歷史地圖集》。↑】
1952年,東北地質學院在長春成立,僞滿新宮廷營造用地中部成爲地質學院校園。
地質宮是利用僞滿新帝宮政殿的地基建設起來的新中國建築。該建築由長春市建築設計院的王輔臣主持設計,長春建築工程公司施工,當時叫做“308”工地。1952年動工,1954年竣工。建築地下一層,地上4層,框架結構,佔地總面積27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萬平方米。正門前有高大的臺階,臺階左右有金龍蟠玉柱和獅子滾繡球各一對,大門兩側有寬闊的觀禮臺,臺上建有白石雕花欄杆。正門屋檐下分爲兩層,有硃紅明柱各六根。建築爲單檐歇山綠琉璃瓦頂,兩側爲雙重歇山綠琉璃瓦頂,檐口、斗拱和樑枋外飾彩繪,成功地把中國古典建築樣式運用到新建築中。這是長春有史以來第一座採用高臺基、大屋頂、古典彩飾手法設計建設的仿古建築。
共建“一带一路”,为吉布提实现发展愿景注入强劲动能(共建“一带一路”・第一现场)
【一汽在地質宮廣場參加慶祝五一勞動節活動,資料圖片。↑】
1954年建成之後,作爲長春地質學院教學樓使用,由時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的郭沫若題字命名“地質宮”。地質宮建築富麗堂皇,莊重氣派,恢弘大度,雄偉壯闊,令人喜愛並驚歎不已。
在這樣的大樓裡,深深烙印着共和國偉大科學家們不滅的信仰,從喻德淵到黃大年,一代代地質科研與教育工作者在這裡爲了共和國地質事業的發展努力奮鬥着,令人敬仰。
创立万魔声学 谢冠宏翻身
【1992年長春電影節在地質宮廣場舉行活動。資料圖片。↑】
地質宮內設有地質博物館,自1998年面向社會開放以來,爲公衆展示着地球奧秘、生命起源與生命進化,礦產資源、奇石和寶玉石和恐龍等古生物化石,館內藏品豐富、特色鮮明爲世人矚目。
如今地質宮以及校園爲吉林大學朝陽校區,地質宮建築爲吉林省文物保護單位。
【1986年的地質宮廣場,洪流先生作品,鳴謝。↑】
產發署助力 產業升級轉型成效佳
地質宮廣場坐落在長春市區中部,新民大街北端,地質宮前廣場可容納三十萬人集會,是長春市人民大型集會的場所,留下許多令人激動的不可磨滅的公衆記憶。
葉銀華/台積電有減碳排放?
龙吟
在1996年更名爲文化廣場之前,地質宮廣場北側有連接東民主大街與西民主大街的地質宮前路,廣場中心有自地質宮前路通向解放大路的地質宮前街,一街一路構成“T”字形結構。在廣場西側,建有簡易的運動場,廣場中部偏南,設有高大的鋼架旗杆。
【1984年長春市朝陽區城區地名圖,地質宮廣場附近,圖源《長春市朝陽區地名志》。↑】
企業總部首選 新北市塭仔圳旁稀有釋出全棟廠辦
寫到這裡,我回憶起參加地質宮廣場大型集會活動的往事來。
那年暑假後新學期開學不久,學校就開始組織同學們參加大型組字活動。先是在學校裡排隊型,確定每個人的位置,練習翻花組字。翻花一共有兩種顏色,合上的時候就像是一把扇子,打開一面是紅色大花球、一面是黃色的大花球。
那些日子裡,基本上是上午上課,下午練習。練習一段時間之後,開始全區統一訓練,我們學校叫做西三馬路小學,簡稱“西三”,在全區訓練時候,指揮老師喊話就不是喊“西三”了,而是“西三馬”“西三道”,因爲除了西三馬路,還有西三道街。有趣,也就記住了。
【2016年拍攝,地質宮與文化廣場。↑】
全市的慶祝活動就是在地質宮廣場上舉行的。我們提前到地質宮廣場進行了多次實地操練,總指揮站在地質宮四樓大平臺上,用旗語指揮,而地面有多位老師用口哨和手勢配合,同學們聽口令,整齊做動作。
到了正式活動的那一天,統一穿着白襯衫,藍褲子,白膠鞋,紅領巾,黃書包,白毛巾,手拿紅黃兩色翻花。我們早早地來到地質宮廣場,站好隊,聽口令,統一行動。想象中,這樣的大型翻花組字,一定是很好看,很壯觀了。只是,從訓練到正式參加活動,我們都看不到效果。那時候就想象,要是我能站在地質宮大樓頂上看一看這場面,那會是多麼地美好。
還記得,有一次在地質宮廣場參加活動,遇到了下雨天,大家都在雨中堅持,淋溼了頭髮、衣服,也淋溼了紅黃雙色翻花,不久白襯衫就變成了花襯衫。
【2015年拍攝,地質宮。↑】
還記得,遊行隊伍都是從東側進入走過地質宮前,然後向西行進,進入西民主大街之後,向北轉,進入西安大路,之後轉向東行進,進入人民廣場。每一次散會後,大家都是跟着遊行隊伍向西走,離開地質宮廣場。當我第一次看到西民主大街、西安大路上的場景時,我感到陌生,有找不到家的感覺,也會有些緊張。好在,跟着大部隊向前走,走到人民廣場,我就高興起來了。人民廣場我再熟悉不過了,到了人民廣場,怎麼走可以找得到家,我很熟悉。
還有一年,活動之後沒幾天,《長春日報》上刊登了地質宮廣場慶祝活動的大幅現場照片,大家爭着搶着看報紙,紛紛在尋找自己參加翻花組字的位置,我是“黨”字的尚字頭那一點附近,他是“黨”字的兄字一豎的中間……引起一片熱議來。
【和平胡同-春發盛】原創文稿,如有利用,請標明來源。【衚衕長春】
哈马斯和以色列开始第五轮被扣押人员交换